第四百零六章 朕可真是个大聪明,杨士奇登场!!(求订阅!!)_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第五小说网 >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 第四百零六章 朕可真是个大聪明,杨士奇登场!!(求订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零六章 朕可真是个大聪明,杨士奇登场!!(求订阅!!)

  这朱元璋说了一大堆,硬是没有一点实惠,明摆着是空手套白狼啊!

  不过无所谓了,朱元璋就这德行,他都在熟悉不过了。

  话音落下,太极殿内又是一阵安静。

  能够站在太极殿的官员,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蠢蛋,自然是意会到朱元璋的真实意图,当然大部分人仅仅是能感觉到朱元璋并不想现在就赏赐欧阳伦的想法。

  “陛下对欧阳驸马果然是真心疼爱啊!根本不屑给小的奖励,一定是想等欧阳驸马彻底成功后给了超级大的奖励!对一定是这样!”

  “如此看来欧阳驸马注定是未来大明的第一驸马不不是第一权臣!”

  “看样子陛下这是要把大明江山牢牢掌握在老朱家的手中,未来的局面肯定就是太子朱标即位,欧阳驸马作为第一辅政大臣,蓝玉作为统兵大将军,成为大明一文一武两大支柱!啧啧,这样的配置,我大明肯定会更加兴盛!”

  “看来今后要多多向欧阳驸马靠拢了!”

  这些都是文武百官心中大致的想法,但毫无疑问都是觉得朱元璋如此安排是对欧阳伦有更加重要的安排。

  是朱元璋更加重视、宠溺欧阳伦的表现。

  既然如此,文武百官们也很识趣,没有再继续给欧阳伦申请要赏赐。

  这个时候再开口,显然就是不懂事,到时候不仅没有交好欧阳伦,还把皇帝陛下给得罪了,一点也不划算,就连蓝玉、冯胜等淮西党官员也是沉默下来。

  “欧阳伦,你觉得朕这样安排如何呀?”

  见欧阳伦没有反应,朱元璋只好直接开口询问。

  欧阳伦本来都再次闭上眼睛准备再睡一会了,结果朱元璋直接点名,他也只好无奈的睁开眼睛。

  “回陛下的话,臣婿以为陛下说得太对了!”

  “五年计划乃是我大明接下来数年的治国总纲,必须完整落实,至于我个人的荣辱,和大明江山社稷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臣婿做这些绝对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要为大明百姓经营打造一片安居乐业的盛世!!”

  “为此.臣婿愿意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欧阳伦这一番话说得是声情并茂,说得现场文武百官无不惊叹、佩服!

  而朱元璋则是郁闷不已!

  别人不知道欧阳伦,他还不知道么!什么不为升官发财、什么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是假大空!

  欧阳伦真要这样做,他反而觉得欧阳伦不正常。

  还有欧阳伦这样说分明是在讽刺他这个皇帝小气嘛!

  混账王八蛋!

  朕就小气了,有本事你咬我呀!

  “嗯,欧阳伦有此觉悟,朕心甚慰,此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朱元璋压着心中的怒火,脸上挤出一丝笑意,缓缓道,“继续下一件事情!”

  有了朱元璋的盖棺定论,文武百官们也就不再讨论这件事情,转而商议起其他国事。

  礼部、兵部、吏部.等部门一一禀报。

  事无关己,欧阳伦自然是再次展示站立睡觉的绝技,闭上眼睛进入梦想。

  当然了,站着并不能进入深度睡眠,而是进入一种浅睡状态,不过有一个名字却是第一次在他耳朵中响起。

  杨士奇!!

  杨士奇,初名寓,字士奇,一字侨仲,以字行,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人,是大明朝前期重臣。

  杨士奇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职时间之长为有明一代之首,任内阁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又以居地、郡望,时人称之“西杨”。

  可以说,杨士奇绝对是大明史上排得上名号的“内阁首辅”,其实和“宰相”没啥区别。

  等等,现在才洪武二十年,在他的印象当中,杨士奇这个时候还没有当官吧??

  随即欧阳伦脑海当中浮现出关于杨士奇的相关经历。

  杨士奇自少丧父,虽孤贫而勤学,后游学四方,以授徒为生,至建文帝时方才被荐入翰林院,充史馆编纂。明成祖永乐初年,升翰林编修,不久后被选入内阁,典理机务,并辅佐太子朱高炽讲读。累迁官为太子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永乐六年,成祖北征,命他辅太子监国。永乐十二年,因遭汉王朱高煦谗劾,被囚诏狱,仍上疏力保太子。后被释放。朱高炽即位后,进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历少保、少傅,兼兵部尚书。明英宗即位后,与杨荣、杨溥共辅幼主,进官少师。杨士奇为官举止恭谨,擅长应对,善于识人,建言朝政,常一语中的。但他荐士颇为专擅,打压政敌不遗余力。晚年放任其子杨稷横虐乡里,侵暴杀人;宦官王振擅权,他也不能匡救,招致舆论非议。正统九年,杨士奇因杨稷被下狱而忧虑病逝,享年八十岁。获赠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贞”。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杨士奇怎么这个时候就入朝为官了。

  杨士奇生于江西袁州宜春县凤凰台,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有一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并赞扬他的志气,恢复其宗姓。随后,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亲回到德安。他一边教学自给,一边奉养母亲,游走于湖北、湖南授徒教学,其间居住江夏的时间最长,杨士奇在落魄流离的生活中参加了洪武十七年的乡试,却不幸落第。

  之后直到建文帝登记才正式入朝为官,现在就出现在朝廷官员名录上,显然是提前了很多!!

  按照刚刚吏部禀报的官员名录,这杨士奇似乎是考中了举人,连正式的官职都没有。

  对此欧阳伦也并没有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户部的事情禀报完毕后,工部又开始汇报,又过了许久,朝廷各部都汇报了一遍,朝会接近尾声。

  朱元璋扫视朝廷一遍,“诸位爱卿可还有事情要禀报的,若是没有的话,那便”

  就在朱元璋准备开口“散朝”的时候,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陛下等等,臣婿有是启奏!!”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iwu8.com。第五小说网手机版:https://m.diwu8.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